污泥干化機技術綜述!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年產生污泥6000多萬噸(含水率80%),每萬噸污水產生的污泥80%在3-8噸左右。由于長期存在“重水輕泥”的問題,污泥處理處置形勢越來越嚴峻。污泥處理主要遵循“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資源化”四大原則,其中無害化是基礎,穩定化、減量化是原則,資源化利用是主要發展方向。污泥干化技術有多種,如自然干燥、熱干燥和高倩脫水。本文主要討論污泥干化技術及其應用。
1.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在有自然過濾層或人工過濾層的干燥場中,將污泥鋪展干燥。借助于自然力和介質(如太陽能、風能和空氣),污泥中的水分由于周圍空氣的蒸氣壓不同而從內部向外部遷移(蒸發)。該方法適用于氣候相對干燥、土地占用不緊張、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由于氣候條件(降雨量、蒸發量、相對密度、風速和年凍結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南方大多數多雨潮濕季節的地區很難適用。此外,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北方許多大中型發達城市很難找到合適的土地。自然干燥周期長(視氣候條件而定),可通過頻繁的機械攪拌縮短,通過翻面工藝增強自然干燥;但存在占地面積大、臭氣污染嚴重等問題,目前很少使用,主要處理自來水廠的污泥。
2.熱干燥
熱干燥是污泥大規模工業處理中常見的工藝。其實,人們通常討論的“干燥”大多是指熱干燥。熱干燥是指污泥通過特殊的工藝和設備,利用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或工業余熱和廢熱,損失部分或大部分水分的過程。該工藝具有處理時間短、占地面積小、處理量大、還原率高、衛生程度高、受外界因素(如氣候、污泥性質等)影響小等優點。),適用性好,處理靈活性高。通常污泥熱干化工藝可以將污泥的含水量降低到40%以下,干化后的污泥將被焚燒。
熱干燥手段從干燥溫度可以分為高溫干燥和低溫干燥。
1.高溫干燥
大多建在發電廠、水泥廠、厭氧消化廠等有熱源或能源的工廠旁邊。有的充分利用熱源進行干燥,有的直接利用電能。然而,由于溫度高,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氣味,因此必須設置氣味處理系統進行高溫干燥。
2.低溫干燥
它是一種新的干燥技術。目前主流的低溫干燥技術主要采用除濕熱泵原理。所謂除濕熱泵,就是利用制冷系統對潮濕空氣進行冷卻除濕,通過熱泵原理回收空氣水分凝結潛熱對空氣進行加熱的裝置。低溫干燥可以有效避免NH3、HS2等惡臭氣體的產生,因為干燥溫度只有80攝氏度左右。
此外,低溫干燥不需要像高溫干燥那樣依賴額外的熱源,也不存在高溫干燥的粉塵爆炸和異味問題。此外,低溫干燥的含水量可在60%至10%之間變化,這可根據當地污泥處置路線確定。此外,低溫干燥的主要優點是還原。當含水量從80%降低到30%時,一噸污泥的體積和重量分別減少了約一半和715公斤。如果減少50%,體積和重量分別減少40%和666 kg左右,所以減少明顯。
低溫干燥原理:
污泥除濕干燥機采用除濕熱泵,通過熱風循環冷凝對污泥進行除濕干燥。
目前低溫干燥技術已經實現模塊化組裝,便于運輸、安裝和操作。
3.高倩脫水
高倩脫水一般是指通過化學和物理的綜合方法對污泥顆粒進行表面化學改性,使顆粒表面的水和毛細管通道中的水成為游離水,然后通過高強度機械壓濾將污泥顆粒分離出來,達到高倩脫水的目的。一般通過化學改性和機械壓濾使污泥含水率從80%左右降到50%以下,干化后的污泥或者填埋,或者送到燃煤電廠或垃圾電廠與煤或生活垃圾混合焚燒發電。
高倩脫水的主要任務是脫水前的污泥調理。不同的污泥調理劑效果不同,調理劑使用不當直接影響后期脫水效果。調理劑有兩種:生物調理劑和非生物調理劑。非生物調理劑,如含石灰的調理劑,生物調理劑,如生物浸出技術。
非生物調理污泥加入化學物質后,污泥中的膠體結構由于化學物質的加入而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晶體并在膠體核上生長,吸附水轉化為晶體結構的水,晶體結構形成后實現生活污泥的固化。這種固化過程是不可逆的,這確保了改性污泥不會受到二次污泥的影響,并且污泥中包含的水在形成晶體結構后可以快速分離和蒸發。